瑞合资深康复师为大家讲解脑梗后遗症小常识!
作者:宁波瑞合康复医院 来源:宁波瑞合康复医院 时间:2021-04-06 08:45
众所周知,脑梗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约有60-70%的脑梗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
但脑梗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手段来达到患者逐渐站立行走和正常生活。瑞合资深康复治疗师朱才君告诉大家,治疗脑梗后遗症应该把握住康复的介入时机,采用合理的康复治疗内容。
康复介入时机
根据中枢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的需要,脑梗后1-2个月是康复治疗介入的最佳时机,应尽快开始早期康复。对于病情较轻无意识障碍的患者,在急性期治疗的同时,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病情不稳定或意识模糊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意识清醒即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内容
在实施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朱才君治疗师是以患者具体病情为原则,制定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1.保持良好姿势
保持患者良好的肢体位置,尽可能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上肢以伸展为主,下肢以屈曲为主,预防关节痉挛状态的出现。
2.肢体锻炼
为了避免患者长期卧床产生压疮,及长期不运动发生血管狭窄,形成血栓,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在患者卧床阶段,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肢体锻炼,保持四肢处于良好的摆放位置,上肢进行伸展锻炼,下肢以屈曲为主,要注意训练要适度。康复运动前,先对患者进行按摩,从患侧肢体远端到近端,动作要轻柔,帮助患者的患侧肢体放松,为接下来的运动训练做准备。
3.平衡训练及行走训练
每日定时床边站立训练,当患者可以适当行走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平衡训练,从坐位平衡到站立位的平衡训练,根据患者情况逐步延长训练时间。行走训练开始时由家属或医护人员搀扶,逐渐的可以自己手扶平衡杆行走,家属或医生要在旁边陪同,逐渐的可以发展到能搀扶着上下楼梯,锻炼患者肢体的伸屈功能和关节的灵活度。
4.日常生活训练
让患者自己完成大小便、穿衣、刷牙、梳头等日常生活活动,逐步锻炼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过程要有医护人员陪同,防止摔倒。
5.语言训练
脑梗患者往往存在表达能力的有限度丧失,出现失语症,若不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失语症患者首先进行简单的口腔操训练,包括鼓腮、龇牙、抿嘴及弹舌等动作,并对患者进行重复发音的训练,首先进行单音节字的训练,当单个字的读音能够准确发音后,再进行多个字的词、句的训练。还可以通过抄写、默写的方式,或者大声朗读,增强患者对语言的记忆力。
6.吞咽障碍训练
因脑梗引起假性球麻痹而引起吞咽障碍的患者很多,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同时,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蛋白质、纤维素的摄入量,禁食刺激性食物,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7.中医康复治疗
包括给予中药以达到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作用,应用中医经络、穴位的原理,可以采用理疗和针灸等刺激性康复治疗。针灸、推拿中医疗法,可以刺激患者的神经、关节和肌肉等坏死组织,能更加准确的加速脑梗患者的康复治疗。
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要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