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火焰燃烧出的别样民族风情
作者:admin 来源:宁波瑞合康复医院 时间:2020-08-13 14:22
“火把节的火把
燃烧起希望,燃烧起奋发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
一首《火把节的火把》
把中国少数民族古老节日诠释的淋淋尽致
“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
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古老传统节日
我国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
一直在不断传承的一个节日

关于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彝族各支系几乎是自有其说,地方史志的记载,也各执依据。例如,民国《昭通县志稿》中就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会与滇中各处相同,乡中燃炬照田祈年,以火之明暗,占岁之丰歉,此为近理,至于吊古,则知者鲜矣。”这段话将火把节的来历简单地划分“近理”(祈田丰收)和“吊古”。
“燃炬照田祈年”的“近理”大家都能够理解,那么“吊古”又是什么呢?据史志中关于火把节起源的记载,所谓“吊古”,是祭奠死者的意思,这就要涉及到彝族关于火把节的那些动人的历史故事了。
这些流传已久的故事,主要有明万历年间李元阳《云南通志》卷十记载的“阿南殉节”、许印芳《五塘杂俎·星回节考》和《滇系》中都有记载的“武侯南征”,和《南诏野史》所记的慈善夫人殉节故事,也就是着名的“火烧松明楼”。
而关于彝族支系间的传说,据《彝族文学史》的记载,有《撒梅人的火把节》、《撒尼人的火把节》、《阿细人的火把节》、南涧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双柏罗婺支系《喜鹊姑娘》火把节的传说,以及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等,不一而足。
节日意义:
总而言之,火把节起源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都很多,讲的都是发生在各地的历史事件或各地各支系自己的故事,大都略有相似之处。对于火把节的目的和性质,也有着祈求丰产,除恶务尽,祭吊先贤等诸多说法,但其本质实际上是一致的,也即是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
清人许印芳对此有公允评说:“夫南诏国灭,星回之节已废。火节之兴,原于服忠武之威,表贞烈之德,历久不废。而逐疫祈年,祭先讲武,诸事乘乎其间,岁守民安,相与饮食,歌舞备靓。泰平之象,亦可见滇人神游化宇,不复知有蒙段烟月矣。”
而到了今天,火把节则更多地被赋予了时代特征,一改往日的“醉饱歌舞”、“叩头送福”、“敬天祭祖”等旧习,为招商引资、物资交流和发展本地经济服务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今彝族人民过火把节,其实正是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行动。火把节作为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进步。
火把节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
满含着对来年最美好的祝愿
在此重要节日来临之际
宁波瑞合康复医院祝大家火把节快乐!
火把狂舞,撒出的每一朵吉祥之火
都将带给你无限好运
愿你一路奔跑,幸福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