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科疾病康复护理
作者:admin 来源:宁波瑞合康复医院 时间:2022-03-22 10:55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肌肉、韧带和骨骼受到重大损伤之后,大部分患者需要动手术,并且还需要休养很长时间才能得以康复。很多老人因为年龄越来越大,也患上了各种各样的骨科疾病,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和如何护理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些常见的骨科疾病:
1.风湿骨病
具有慢性、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风湿患者轻则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困难,重则关节残疾、肢体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2.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关节。
3.痛风
一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不灵活为主要临床表现。
4.强直性脊柱炎
为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5.骨质增生
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关节部位出现推行性改变而形成骨质增生,尤其是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由于活动多,负重大,韧带牵拉力强固也是最为多见的发病部位。
6.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常表现为肩部及患侧上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者肩关节活动受限,使手的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甚至洗脸梳头都很困难。
7.腰椎间盘突出
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者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者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生活中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1. 防褥疮:褥疮又称压疮,是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卧床,身体受力部位的肌肉组织受压,出现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溃烂坏死的状况。对髋部骨折的患者来说,护理重点就在于预防压疮。因为髋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常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如不及时翻身,在持续受压部位通常会出现红斑、水泡、溃疡的病变。陪护人员应定时给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身,以保持局部血液循环通畅。另外,卧床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如果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都会使皮肤抵抗力降低,也会发生褥疮。
2.防跌倒:防跌倒是骨科手术患者家居护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老年患者平衡能力差,很容易跌倒,撞一下、扭一下,可能就会造成腕关节、髋关节、脊柱等部位的骨折。对于骨科手术之后的患者,更是要加倍小心。在患者出院回家之前,家属就应彻底清理房间,把不需要的家具或杂物挪开,腾出空旷的地方便于患者行走。厕所里要铺上防滑垫,安装上扶手和夜光灯,保持在夜间有一定的光线,便于患者上厕所。
3.防营养不良:做一个髋关节置换手术,人瘦3-5斤很正常。加上老年人基本上都有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因此,在术后患者要加强营养,多吃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虾皮、海产品等。但是,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子女增添麻烦,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刻意控制饮食。这对康复显然不利,因此,家属应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同时,由于家有卧床患者,尽量满足其一切所需,不能表现出有任何厌烦的情绪,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从而更快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