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老年人需警惕:“小病变大病”

作者:admin 来源:宁波瑞合康复医院 时间:2021-02-04 10:45

冬季

对于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来说

进入冬天
可能就是穿厚点这么简单

而对中老年人来说却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俗话说“冬天是老人的一道坎”
气温越低许多老年病、慢性病就越容易复发加重

引发严重后果

一、从高血压到死亡可能只有几摄氏度的距离


当外界温度低于18℃时,人就会感到寒冷,这种“冷感”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但这种反应会导致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对于普通人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高血压高发的老年人群来说,却非常危险。
高血压发作,会造成头晕脑胀、胸闷气短等身体症状,而立冬时,“秋燥”“秋郁”的高发时段还未完全过去。高血压造成的身体症状极易和心理症状相互作用,形成心理症状不断加重、血压不断升高的恶性循环。
 
二、从感冒到死亡 可能只是因为疏忽大意


冬季,气候时暖时冷,容易让人在保暖这件事情上疏忽大意,加上此时是流感高发期,年轻人一个不小心都容易感冒,更不要说是年老体迈的老年人。
流感不是大病,但正因为如此,容易被人疏忽,认为就是感冒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身体抵抗力好,过不了多久就会好。
殊不知,流感虽不是大病,但却不等同于普通感冒。普通感冒适当调理或者吃一些药物,就可以控制到病情,而流感很顽固。
老年人若长期感冒咳嗽,极易引发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甚至慢阻肺等严重的并发症,杀伤力极强,后果不堪设想。
 
 三、怎么防?
1、进行一次健康评估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要严格按照评估后的医嘱服药,切不可自认为身体舒服了,就少吃或不吃药,不舒服的时候又多吃药,并且定时监控血压。
没有高血压的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发现身体不适时,尤其是有头晕脑胀、胸闷气短等症状时要及时测量血压,有异常及时就医。
 
2、保持心情舒适愉快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绝大部分身体疾病都跟心理、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保持身体健康,首先要筑好心理情绪这首道防线。
老年人因年迈体弱,病痛在所难免,但切不可因疑病及病痛带来的不适而胡乱猜测、郁郁寡欢,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到医院一查究竟,不要自己胡思乱想。
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和朋友们聊聊天,尽管吐槽不开心的事,把开心的事讲出来和大家分享,不要自己一个人闷着。
儿女应多关注老人的心情,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吃吃饭、聊聊天,或者可以利用周末假日,组织一些家庭日活动,舒缓老年人的情绪。
 
3、生活起居有所讲究
保暖应当成头等大事,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早晚注意加衣,午睡别忘记盖被子,晚上睡前可以泡泡脚。
锻炼一定要适度,不少老年人都有锻炼的习惯,而运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故一定要适度,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是做一些太极、散步等低强度的运动。此外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尤其在晨练时间段最多见,有晨练习惯的老人可以稍微推迟一下时间,等气温稍微升高一些在进行晨练。
饮食要温补清淡,最好不要吃刺激性强的食物,禁烟戒酒,实在禁不了的,在冬季都应减量。
多动脑筋防痴呆,冬季是血管性痴呆的高发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史的老人,除了要注意预防这两种疾病外,还可以做一些开动脑筋的事预防痴呆。最简单的就是打麻将,既能活动脑筋、还能低强度的舒缓筋骨、和朋友聊天解闷。

·24小时免费挂号(本站已加密,绝对保障个人隐私)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您的年龄:
病情种类:
   

浙公网安备 33020502000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