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每个器官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心脏的正常跳动来支持,如果心脏出现问题,身体的各方面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诱发心衰的现象。心律失常是心脏常见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我们不仅要治疗和护理,在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关于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医生给出这5点建议。
心律失常患者如何饮食?跟着宁波瑞合康复一起来了解一下!
1.忌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患者应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动物油、鸡蛋、螃蟹等。这些食物会使血液更加粘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促使心脏因供血不足而出现问题,甚至使心律失常加重。
2.少吃多餐
心律失常患者也要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因为过度的饥饿感和饱腹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是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容易导致心脏缺血缺氧,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所以患者要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
3.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虽然蛋白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但心律失常患者不宜摄入过多。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可以摄入1到克蛋白质。如果已经发生了心力衰竭和高血压,那么每天每公斤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一克以内。
4.限制盐和水的摄入
心律失常容易导致心力衰竭,促使患者出现水肿。因此,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控制盐和水的摄入,否则会因为水钠潴留而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更加严重。
5.限制热量摄入
患者也要严格控制热量摄入,正常体重的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25到35热量。如果身体肥胖,那么标准就要降低,因为肥胖也会给心脏带来更大的压力,会让原本的病情恶化。
【骨质疏松的表现有哪些?】 | 【如何保护膝关节?】 |
【关节炎患者自己居家的训练】 | 【肌肉出现萎缩是什么情况?】 |